初夏。朋友揪團登合歡山訪森氏杜鵑(玉山杜鵑別名)
素來喜愛高山野地植物的堅韌生命力
不假思索便答應同行
及至出發前二天才猛然想起森氏杜鵑花期不是在五月母親節前後嗎?
莫非今年天氣暖和花兒提早綻放?
上網查花況
才知合歡山森氏杜鵑第一批花苞確已萌芽
但就在4月中旬被發現因冷鋒過境花苞悉數凍傷
只能等下個月初第二批花苞長成後方有機會觀賞
因車輛、住宿皆已安排
我們仍如期上山
只是,少了森氏杜鵑
四月的合歡山還有景可觀賞嗎?
不斷提醒自己
當珍惜每一次出遊的機會
莫要意興闌珊
不必行到水窮處,亦可坐看雲起時 ...
↑ 台灣最美的高山公路...合歡主峰登山口
↑ 昆陽紀念照,雲有戲喔!
↑武嶺紀念照
風大,雲以跑百米的速度快步前進
既無森氏杜鵑可賞
大夥便決定不登東峰
改走最輕鬆的百岳--- 石門山
第一次在下午時間走石門山
領會不同時間的風景
(↑ 照片借用同伴拍攝的全景接圖,證明登上石門山頂 ^^)
登頂,山上的風果真如利剪一般
讓人快招架不住
看幾位身形較瘦弱的同伴搖搖晃晃
很教人為她們捏一把冷汗
之前,上石門山多為觀賞日出晨彩
站在山頂,面東的視野相當遼闊
在這裡看夕陽角度視野並非很理想
但,同伴們不忘彼此提醒『既來之,則安之。』
停下腳步立起腳架
以鏡頭見證高山黃昏天光之純美
其實此時夕陽已是配角
讓人『睛』豔的是夕暉照射下的山林草坡
豐美濃彩有如油畫
不禁讚嘆~ 大自然真是最偉大的魔法師!
果然,吹了一個多小時的冷風
身體抗議了,頭痛頻頻反胃... 也或許是許久未曾發作的高山症找上門?
當天晚上不敢再去石門山登山口曝星軌
(至少須二小時以上的吹風受露啊!)
夜宿松雪樓
一夜好眠
翌日清晨晏起
(說晏起,其實也不過是清晨五點多...但
沒來得及走50分鐘的路再登石門山觀賞合歡群峰初曉美景)
見窗外天際藍橙交替天光正美
遲疑了幾秒鐘
還是穿上厚外套揹起相機下樓
雖然沒能拍下初曉最美的時刻
但能夠靜靜地迎接升起的朝陽
感覺一日美好由此開始
等候松雪樓早餐開飯尚有一小時時間
不虛擲,來找鳥兒拍拍
聽一旁攝影鳥友說下坡高樹上有活蹦亂跳的火冠戴菊
自忖裝備有限,還是找比較"親民"的鳥兒吧?
遍尋酒紅朱雀不獲
只見金翼白眉忙著覓食
金翼白眉是合歡山常見的鳥兒
因被上山的遊客餵食慣了
絲毫不畏人
雖然被賞鳥人嫌棄為『垃圾鳥』
我還是很開心有機會能與鳥兒近距離的面對面
可以清楚觀察牠們的羽毛紋路、白眉毛特徵
以及
燦金灰藍交錯
美麗的羽翼與尾羽
↑我家庫瑪吃東西也常出現這樣的動作與表情
(↑ 照片引用許釗滂老師經典攝作)
認識森氏杜鵑,緣自於好友 R 感性的書寫
「當你站上合歡山的山頂時
頂著強勁的冷風讓你幾乎無法呼吸時
你看到岩石旁一朵朵成串如粉紅色風鈴的玉山杜鵑貼地而開
你會謙卑與讚嘆
你須低身跪地才能一親芳澤
因為你看到的美麗
是經歷風剪的摧殘與積雪的壓迫
她們憑著信心匍匐成長
春天時,她們的美麗花朵將要彰顯天主的應允
『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在松雪樓門前按一張遭凍傷了的花苞留作紀念
期盼她們一如往常能通過惡劣環境的考驗
在五月,重新綻放清麗的花顏
...流光螢舞分隔線...
《之一》
初夏,螢光燦燦
自是不想錯過習拍流螢的機會
今年首拍在鄰鄉山區
雖然因初訪未及找到較佳的景
但,誰在乎呢?
被彷如星海般的流螢包圍
感覺如此美好!!!
(一曝未疊圖,您就知螢況如繁星!)
《之二》
那日,從合歡山下山
我們直奔東勢林場賞螢
今年,許是天候因素
螢況奇佳
我們戲稱此處是東勢『螢』場
( 皆為一曝未疊圖)
拍流螢時,很怕有遊人持燈干擾
但,細想大家願意走出來到戶外賞螢
也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
像這樣巧遇賞螢大隊,別氣別驚......
就讓他們走入鏡頭成為有趣的風景吧?!
關於流螢拍攝
還處於初學習拍階段
等馬步蹲穩了
或許來年再來實驗以波波鏡拍攝或變焦的拍法
希望自己越玩越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