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瑪是我們家的第四隻狗
人狗關係隨著我們的養狗經驗不斷地進化
俗話說『第ㄧ個孩子照書養,第二個孩子照豬養。』
養毛小孩,卻恰恰相反!
從一開始的天生天養
到現在的不斷搜尋有關狗兒教養的知識
除了身體健康之外
也關注狗兒的心理發展
回想我們收養的第一隻狗小黑是鄰居的棄犬
當時夫妻倆都還在職場上拚搏,孩子也在外求學
我們每天和狗兒相處的時間不多
也就照著公婆所知一般鄉間農家養狗的方式
吃的是青菜湯拌飯偶爾賞一塊帶骨豬肉或雞肉
住的是室外簡單的木造狗屋
可以在院子裡自由玩耍
後來牠因蚊子叮咬,死於心絲蟲症
我才開始蒐集狗兒的疾病及健康資訊
接下來的黑皮與庫洛
我們開始聽醫生的建議讓狗兒吃飼料
也有了通風、較易清洗的狗籠
尤其是庫洛的後幾年
我們從職場退下來
有較多的時間和狗兒相伴
庫洛腳趾末端患有嗜舔性皮膚炎
促使我們更加注意狗籠的乾燥與清潔
庫瑪來了之後
可能因為體型較小,加上柴犬較乾淨
我們讓牠登堂入室養在室內
也因為養在室內
跟著我們看報紙、看電視
彼此的身體互動比前幾隻狗兒更加親密許多
有時狗兒不免沒大沒小忘了自己是狗
且柴犬一向自主性極高
孩子看不慣我以寵孫兒的心態養牠
遂開始訓練牠聽話、服從、守規矩
遇有難題則上網請教或大量瀏覽養狗人的經驗談
然後要求我要與他們同步
以堅定的口氣與態度訓斥狗兒『胡鬧』
就以洗澡這件每週大事來說
之前的狗兒洗澡
對我們完全不是問題
在先生大聲喝斥下
狗兒乖乖就範
天冷浴室 天熱院子
水龍頭嘩啦啦上沖下洗一刻鐘解決
庫瑪狗兒卻是自有主張
一入浴便是追趕跑跳碰全力抵抗
兒子不願意人狗關係緊張(不想養一隻神經質的狗)
趕緊到網路搬救兵
學來將狗兒置於高處限制牠活動空間
這一招奏效
站在椅子上的庫瑪動彈不得
任人宰割 ( 任人搓揉啦!)
姐姐: 庫瑪,你好瘦啊! 毛蓬蓬,只是虛有其表啊!
庫瑪: 喂,可不可以動作快一點?別管我胖瘦!!! (發怒中......)
洗畢,戰場移至工作檯
我們用大浴巾包住庫瑪四肢
這招是師法電影《人魔》對付食人魔漢尼拔醫師的方法
我才能順利幫牠清耳朵
我們常覺得庫瑪洗澡是蘇丹國王等級的享受
有僕人、女僕服侍
一邊吃零食
一邊享受按摩、吹風整毛服務
不知長久之後是否能克服牠的恐水症候群,然後以洗澡為樂?
養在室內,仍須限制牠的活動範圍
比方說,廚房是爐火重地
自是須設下活動圍籬
久而久之, ↑ 上圖就成了牠常見的姿態
媽媽做餐動作太慢
等著,等著,就先去和周公打交道了!
養狗近二十年,其間聽聞不少有些狗飼料參雜牛羊內臟的傳聞
既然庫瑪對於狗飼料一直興趣缺缺(柴犬是有名的挑嘴狗)
為了狗兒的成長與健康
我開始為牠烹煮一日二餐餐食
以不加油不加鹽為原則
半糙米飯拌肉類蔬果
偶爾賞一塊豬大骨當犒賞
女兒笑我狗兒吃得比人還養生呢!
自己製作狗食
無疑是比讓狗兒吃飼料來得費工
但看著牠能頭好壯壯、毛色健康發亮
一切都甘之如飴
兒子退伍後在家接案
工作時間自由
學生時期負笈台北將狗視為無法親力照顧的家中一份子
如今介入狗兒教養大計
自是要好好培養感情
每天定時帶狗兒到公園散步
還教會膽小的牠乘坐摩托車
偶爾也會跟我到海邊拍夕陽
那日在龍鳳港拍這張夕照 ↑
庫瑪,牠站在我身後,可是有參與的喔! *(^^)*
Olympus 微單小相機到手
以狗試機
剛滿周歲的庫瑪
對這小小黑盒子充滿探索的好奇
庫瑪,最好下回到獸醫院看牙齒時
你的配合度也能這麼高 ^^
庫瑪是先生的獸醫親戚送給我們的大禮
送來我家時牠才50天大
前些時候庫瑪滿周歲,我們也曾帶牠到養殖場『認祖歸宗』
但被親戚制止庫瑪入內
謂養殖場的許多狗兒們終其一生不曾離開過樊籠
若看見有狗可以自由活動
必定會引起眾犬暴動
聽聞如此不禁為狗兒們感到悲涼
『天賦狗權』之說,在這裡是行不通的!
狗兒幾乎都喜歡趴在車窗上瀏覽車外流動的風景
某日帶庫瑪北上
搭車興奮了一天,牠都快瞇起了眼。。。
女兒幫庫瑪留下這張紀錄照
整理照片時,才注意到窗外的街景招牌『幸運狗』
憶起日前帶庫瑪到養殖場的情景
兩相對照下
嗯,庫瑪確實是隻幸運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