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離開台北都會區近三十年
對這從小滋養我靈魂的台北城
我仍懷有難以言喻的情感
人生中很多重要歷程都是在台北完成
童年、青春少艾、求學、踏入職場 ...
我想,我的記憶扉頁
如果以地名為索引
一鍵入台北
彈跳出來的,必然如雪片紛飛。。。
今年春節初一到初三
回台北陪獨居的老父過年
他老人家自從十餘年前髖關節退化之後甚少外出
( 他常以關禁閉自況,聽得我們好心疼!)
對於大台北地區的發展也只能從電視新聞畫面中想像
前一陣子台北捷運信義線通車
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因站區的景觀設計成為市中心新興景點
父親在台北東門附近上班近四十年
對於大安區這一帶我們算是熟門熟路
以父親的狀況,上下轎車或許有困難
但若是坐輪椅搭捷運只要時間不過久身體應該尚可承擔
於是,大年初一近傍晚,我們將父親扶上輪椅
推著他搭捷運到大安森林公園及捷運站看看台北新視界
站區露天休憩區中央一座有著傳統宅院意象的半月形水池
每隔半個小時有三種不同設計的水濂交互持續15分鐘水舞秀
也具調節露天區夏日高溫的功能
一路上,父親感慨地說~~
真可謂『滄海桑田』啊!
這幾年台北的變化太大,大到他這老台北人都快認不出方向了!
語氣中盡是悵然若失的的況味
勾畫亮藍眼線
刷上墨綠色睫毛膏
眼皮上還貼了晶燦燦的水鑽
大安森林公園之眼
迷魅的現代都會感
難怪九十高齡的老父親會感到疏離與惶然
年初三,春節留在台北最後一天
上午陽光熠燿
我估算有90分鐘餘裕時間可以再去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
捕捉前日錯過的光影
匆忙中,只帶了一顆魚眼鏡頭
於是,我化身為魚
游入這個充滿金屬感的太空艙
新興的建築
座標著它的前身
另一個時空,這裡曾是莘莘學子駐足流連的國際學舍
時空膠囊封存我的少年遊
我終究是明白了老父的感慨
我們的生活節拍不同
年邁的父親已無法與時並進
如此的大躍進讓他感到惶恐
而我們有網路接軌
時光,只是
漸漸漫漶
只是 慢慢推移
好喜歡月台前這一幀幀落英繽紛的圖像
讓我想起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
『 ...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不管台北如何變化
我想,只要不失憶
在某個定義上
她,恆是我心中的一處桃花源